每日快看:端午昆丑“五毒”戏


【资料图】

[昆山]陈益 ◇生活空间

春尽以后,重阳之前,古人最重视端午节。这是因为农历五月初,麦收刚刚完毕,耘耥尚未开始,农村有一段空闲时间,天气也并不炎热。

“端午节,天气热;五毒醒,勿安

宁”,这句流传在民间的俗语告诉人们,端午时节已到了五毒——青蛇、蜈蚣、蝎子、壁虎和蟾蜍出没之时,应该用各种方法预防五毒之害。屋里贴五毒图,衣饰上绣制五毒,在面饼上缀五毒图案,无不含有驱除之意。江南一带的传统,是以点燃艾草、饮用雄黄酒来驱除五毒。或者在孩子的额角上涂抹雄黄粉,让他们穿虎头鞋、戴虎头帽,预防五毒入侵。自古以来,除了裹粽子、吃粽子,吴地还有另一种必不可少的食俗:吃“五黄”。这五种黄色的食物,包括黄鳝、黄鱼、黄瓜、咸鸭蛋黄和雄黄酒。

除了食物“祛毒”,当然还有舞台演出。昆曲传统剧目《雷峰塔》中,有《端阳》一折,反映的正是江南一带的端午习俗。引人瞩目的是从五毒形态所引申的“五毒戏”,成为昆曲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。

所谓“五毒戏”,其实是丑角戏,说白了就是五个形态各异、酷似动物虫豸的工夫戏。昆曲丑角比较多地表现市井小人物,个性爽朗、外向,容易为普通观众接受。他们在动作上讲究活泼、轻灵、利落,并且根据不同的人物表现其不同的神情笑貌,表现动物虫豸则成为独特的技艺。多少年来,艺人们在对“五毒”动作观察的基础上,进行巧妙的艺术提炼,表演时模仿得惟妙惟肖。例如《下山》一折里的小和尚本无,上场时侧身跨腿,双手捻佛珠,肩腿牵连,舌头吞吐,使用了许多蛤蟆的动作,演绎出小和尚天真无邪,不遵守佛门清规的神情。《游街》、《戏叔别兄》中的武大郎,表演时胸前扎三件胖袄和一只淘箩充作鸡胸,圆鼓鼓的活像是一只蜘蛛。尤其是他的矮子功,不仅缩手缩脚,更有矮子飞脚、慢抬腿、打矮拳,仿佛一只正在张网捕食的大蜘蛛。《羊肚》一

折中的张妈,误吃了被张驴儿下了毒药的羊肚汤,引发千古奇案“窦娥冤”。张妈中毒之后,身体屈伸翻转,闪吐舌头,双肘着地,脚尖伸直,拖着身体匍匐蛇行,把濒临身亡时的蛇形,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“五毒戏”不只有文戏,也有一些武戏,其间穿插了很多小跟斗及武丑窜、翻、跃的动作技巧。例如《盗甲》中的鼓上蚤时迁,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蝎子功表演。从高桌翻上跃下,是蝎子步;取甲时的动作仿佛蝎子倒勾;全身趴下,双肘和脚尖着地,左右移动,犹如蝎子疾行。而《问探》中的探子夜不收,手中一面“探”字旗,甩、抛、飞、舞,演变出很多身段。他左右窜蹦,前后腾挪恰似蜈蚣爬行。

昆丑演员不仅在形态上模仿动物,更恰如其分地体现人物性格。这样的精彩表演,自然很能博得观众的掌声。但,真正能演好“五毒戏”的演员,都是经过多年刻苦训练,有一手硬功夫的丑角。难怪昆曲界历来有这样一句话:“三年稳出一个状元,三年不一定出一个好角色。”

无论文丑还是武丑,充满了美感的“五毒戏”,提供了角色表演的技巧标准,粹集昆曲丑角的精华,经历岁月风霜而光华不减,成为昆曲传承的启蒙戏。